詳情
造紙生產過程中用水量大,生產1t紙需水約300~500m3,造紙廢水中不僅含有大量的造紙原料(約20%的原料隨廢水流失),還含有大量的化學藥品和其他雜質,造紙廢水不經處理任意排放,對水體造成很大的危害。造紙廢水的分類:
1.蒸煮木漿(或草漿)產生的廢液,也叫黑液。
2.灌漿機和精漿機排出的污水稱為灌漿污水。
6.造紙機污水,其中可直接使用的稱為白水。
造紙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制漿和抄紙工藝。制漿和抄紙排放大量廢水:制漿產生的廢水污染嚴重,洗漿時排放的廢水是黑褐色的,叫做黑水,黑水中污染物濃度高,BOD高達5-40g/L,含有大量纖維、無機鹽和色素。漂白過程中排放的廢水也含有大量酸堿物質。抄紙機排放的廢水叫白水,含有大量纖維和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膠水。
(1)采用氣浮或沉淀法,通過添加混凝劑,可以去除大部分SS,去除大部分非溶解COD和部分溶解COD和BOD5。處理工藝如下:
廢水→篩網→集水池→氣浮或沉淀→排放。
氣浮沉淀是物化處理方法,處理效果與所選造紙廢水處理設備、工藝參數、混凝劑等有關。其化學需氧量去除率一般高于制漿中段水的化學需氧量去除率,通常可達70%~85%。對于噸紙污水排放量>150m3、濃度低的中小型廢紙造紙企業,通過氣浮或沉淀處理,出水水質指標可達到或接近國家排放標準。
(2)物化與生化相結合。對于造紙廢水排放量低、含COD高的大中型廢紙造紙企業,很難通過單級氣浮或沉淀物化方法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,因為可溶性COD和BOD5主要需要生化方法才能有效去除。
一般來說,在執行COD≤100mg/L的排放標準時,原水COD濃度不能超過600~800mg/L;在執行COD≤150mg/L的排放標準時,原水COD濃度不能超過800~1000mg/L。所以,當原水SS和COD濃度較高時,應在一級物化處理后進行生化處理,使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。典型的物化加生化處理工藝如下:
廢水→篩網→調節→沉淀或氣浮→A/O或接觸氧化→二沉池→排放。
A/O(缺氧-好氧)處理工藝通過缺氧段的微生物選擇作用,只吸附有機物,吸附在微生物體上的有機物在好氧段被氧化分解。因此,a段停留時間短,約為40~60min。
由于a段微生物的篩選和對有機物的吸附作用,可以有效抑制o段絲狀菌的生長,控制污泥的膨脹。污水經過凝聚沉淀和浮游處理后,A/O技術的有機負荷為0.5kgCOD/kg時,其COD去除率達到90%左右。
化學需氧量為1500~3000毫克/升,經混凝沉淀和A/O生化處理,出水化學需氧量為60~100毫克/升,各項指標符合排放標準。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涂膜快、無污泥回流系統、無污泥膨脹危害、日常運行管理容易等優點,廣泛應用于中小型有機污水處理,各項指標均達到一級排放標準。
1.蒸煮木漿(或草漿)產生的廢液,也叫黑液。
2.灌漿機和精漿機排出的污水稱為灌漿污水。
6.造紙機污水,其中可直接使用的稱為白水。
造紙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制漿和抄紙工藝。制漿和抄紙排放大量廢水:制漿產生的廢水污染嚴重,洗漿時排放的廢水是黑褐色的,叫做黑水,黑水中污染物濃度高,BOD高達5-40g/L,含有大量纖維、無機鹽和色素。漂白過程中排放的廢水也含有大量酸堿物質。抄紙機排放的廢水叫白水,含有大量纖維和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膠水。
造紙廢水處理設備的預處理方法
造紙廢水處理設備的預處理技術主要由格柵、篩網、纖維回收系統、水量調節和水質等技術構成。根據造紙工業廢水的水質,可以采用不同的預處理手段,去除一部分污染物,改善廢水水質,使造紙廢水處理設備系統整體的處理結果達到標準。
造紙廢水處理設備主要處理方法
廢紙造紙廢水的SS和化學需氧量濃度較高,化學需氧量由非溶解性化學需氧量和溶解性化學需氧量組成。通常,非溶解性化學需氧量占化學需氧量總量的大部分。當廢水中的SS被去除時,絕大多數非溶解性化學需氧量同時被去除。廢紙造紙污水中的BOD5值較低,BOD5與化學需氧量的比例一般為0.15~0.25,可生化性差,混凝處理方法只能去除部分BOD5,大部分BOD5的去除主要用生化方法解決。(1)采用氣浮或沉淀法,通過添加混凝劑,可以去除大部分SS,去除大部分非溶解COD和部分溶解COD和BOD5。處理工藝如下:
廢水→篩網→集水池→氣浮或沉淀→排放。
氣浮沉淀是物化處理方法,處理效果與所選造紙廢水處理設備、工藝參數、混凝劑等有關。其化學需氧量去除率一般高于制漿中段水的化學需氧量去除率,通常可達70%~85%。對于噸紙污水排放量>150m3、濃度低的中小型廢紙造紙企業,通過氣浮或沉淀處理,出水水質指標可達到或接近國家排放標準。
(2)物化與生化相結合。對于造紙廢水排放量低、含COD高的大中型廢紙造紙企業,很難通過單級氣浮或沉淀物化方法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,因為可溶性COD和BOD5主要需要生化方法才能有效去除。
一般來說,在執行COD≤100mg/L的排放標準時,原水COD濃度不能超過600~800mg/L;在執行COD≤150mg/L的排放標準時,原水COD濃度不能超過800~1000mg/L。所以,當原水SS和COD濃度較高時,應在一級物化處理后進行生化處理,使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。典型的物化加生化處理工藝如下:
廢水→篩網→調節→沉淀或氣浮→A/O或接觸氧化→二沉池→排放。
A/O(缺氧-好氧)處理工藝通過缺氧段的微生物選擇作用,只吸附有機物,吸附在微生物體上的有機物在好氧段被氧化分解。因此,a段停留時間短,約為40~60min。
由于a段微生物的篩選和對有機物的吸附作用,可以有效抑制o段絲狀菌的生長,控制污泥的膨脹。污水經過凝聚沉淀和浮游處理后,A/O技術的有機負荷為0.5kgCOD/kg時,其COD去除率達到90%左右。
化學需氧量為1500~3000毫克/升,經混凝沉淀和A/O生化處理,出水化學需氧量為60~100毫克/升,各項指標符合排放標準。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涂膜快、無污泥回流系統、無污泥膨脹危害、日常運行管理容易等優點,廣泛應用于中小型有機污水處理,各項指標均達到一級排放標準。